logo
服務熱線:18620994244
我國制造業2018年的表現值得期待
中國如今也迎來了一波“機器換人”的熱潮,在中國很多傳統的中小型工廠中,很多加工操作還是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人員的流動性和加工效率低下都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傳統工廠還有一大痛點,那就是經常遭遇意外停機。意外停機不僅造成了生產的停滯,而且對于設備造成的隱性破壞不可估量。一家半導體工廠就能因為停機2小時,損失了1000000美元,損失是意外停機最可怕的后果。
為了預防設備的意外停機,工廠通常需要安排24小時的輪班工人巡檢,造成了工廠人力耗損嚴重。每時每刻的巡檢也并不能全面檢測到可能導致設備意外停機的各種因素。傳統工廠通過手摸、耳聽等最原始的方式,這樣的檢查方式使得很多設備的小毛病很容易就被忽略,恰巧就是那些小毛病引起了損失超過百萬的損失。其次,由于害怕意外停機帶來的嚴重損失,很多工廠也會購買大量的備用零部件,以防止意外停機的維修需要,而現實情況又是一些設備的意外停機故障周期很長,導致大量的備用零部件并沒有派上用場,造成成本浪費。
如今,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自動化設備的經濟替代效應逐漸顯現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我國的體力勞動者適齡人口數量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與此對應的是,我國的制造業平均工資持續快速增長,據了解,2009年至201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3.9%;與之相反,自動化設備的價格卻在逐年下降。眾多企業紛紛意識到“機器換人”的重要性,哪怕一次性購買機器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然而很多企業也愿意做這樣的投入,只有技術更新才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在如今的時代,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注重創新,跟得上時代步伐的企業才能走到最后。
談到智能制造,相信各位都已經不會感到陌生了。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為什么要把它作為一個主攻方向?原因就是因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這也恰恰就給中國制造業追趕處于發展前列的美國、德國、日本制造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如果能夠好好把握這個契機,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結合起來,就會大幅提升中國制造的水平。
近幾年,智能制造在我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現在無論是在長三角、珠三角,還是我國其他制造業產業集群,從沿海地區到內地,為了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質量提升、環境整改、招工難等問題,都必須逐漸實行“機器換人”,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機器換人”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將會對中國制造業產生很重要的影響。